【評論】桃園航空城 又一樁炒作土地的超級案例!
文/陳昭南
▍朱規鄭隨,相招炒地皮,就可以一起發大財?
究竟是那些人有資格跟著鄭文燦發大財呢?
放心,絕對不會是跟著指揮棒轉圈圈的小百姓,
想發大財,請先學會如何對鄭市長宣示效忠喔!
新聞背景引述:
民進黨角逐2024總統大位呼聲最高的桃園市長鄭文燦,第二任期卻爆出大量浮濫區段徵收的重大爭議。桃園市政府目前力推的兩大區段徵收案「桃園航空城」(第一期區段徵收2599公頃,影響人口3.9萬人)、「綠線捷運土開計畫」(區段徵收546公頃,影響人口4.4萬人),竟獨佔全台區段徵收案面積及影響人數的前兩名;徵收規模之大、影響人數之多,前所未見。
對此,航空城及捷運綠線的被徵收戶代表將於週四(10/29)至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向參加行政院院會的鄭文燦市長呼籲:航空城爭議未解前應緩發土地徵收公告,綠線捷運土開計畫應終止審議退回計畫,以免讓桃園成為全台最大迫遷、濫徵土地的縣市。
https://www.tahr.org.tw/news/2812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7366
=====================
《桃園航空城—一個濫用區段徵收炒地皮的惡例》
11月9日桃園航空城第一期土地徵收案即將公告。面積廣達2599公頃,影響1.6萬人。全區徵收面積達3134公頃,影響人數更高達3.9萬人。
桃園航空城原是為了第三跑道及配合第三跑道的第三航廈及航廈廊廳等公共建設,以及原先馬政府時代過度理想化的自由經濟區,由當時桃園縣長朱立倫高聲提倡馬英九大力支持下提出。
可是時空環境變遷、美中貿易戰及戰略衝突下,連中國大陸上海自經區經營都有困難,顯然航空城自由經濟區存在的空間已經有其困難。目前小英政府及鄭市長已不再談自由經濟區,而改為產業專區。
「桃園航空城」為什麼是一個濫用區段徵收炒地皮的案件呢?
一、公地不用用私地:
第三跑道為何不利用桃園機場東南側的原海軍軍用機場的跑道,加以擴大延伸呢?這其實也是公地不用卻徵收民地的又一個例証。
而且桃園航空城的計劃,最終也是把海軍軍用機場廢掉,那為何不直接將海軍軍用機場直接作為第三跑道的用途呢?卻反而把這個原為機場用途的用地改作為其他用途呢?顯然不合理。
二、濫用區段徵收:
為了桃園機場第三跑道及第三航廈,照道理就直接利用原海軍軍用機場即可。但若不可,也可以採取一般徵收就好了。而據了解第三跑道及第三航站,實際所需土地不超過700公頃,如果直接採取一般徵收,則自2008年開始啟動,迄今已經12年,恐怕早已完工啟用了。
(一)區段徵收,擴大炒地:
但馬英九總統朱立倫縣長一方面為了大而無當的自由經濟區;二方面為了財務平衡而擴大範圍大炒地皮,採取區段徵收開發模式。吳志揚縣長時代應該是進入具體規劃階段,但因為涉及太多利益糾葛,民眾抗爭激烈,結果連任受挫。2014年鄭文燦接任市長後,雖然都市計劃有作了調整,面積有在精簡,但基本精神仍然延續朱、吳的區段徵收的模式,結果案件一拖12年,到11月9日才要進入區段徵收。如果從政府效能來說,這的確是一個沒有效率、無能的政府。
但更不可原諒的卻是濫用區段徵收炒地皮,圖利政府、圖利財團炒作,而且迫遷達3.9萬的人民。
(二)跑道高噪音,機場週邊危險高,如何與住宅相容呢?根本就不適合採取區段徵收。
區段徵收一般是農業區變更為新社區的開發模式。
既有社區建地除了都市更新外,基本上不適合採取區段徵收。如果既有社區民眾要求排除在區徵外,政府實在有義務予以排除。
而且與住宅區生活品質衝突不相容的公共建設例如機場、以及工業區,其實應該不能採取區段徵收,而應該採取一般徵收。桃園航空域就是典型的把跟住宅區不相容的機場及工業區,混在一起,才會從原本祇需700公頃擴張到3134公頃足足超徵2434公頃。土地炒作增加了2400多公頃。
(附註:內文轉載自前台南縣縣長蘇煥智臉書2020/11/05)
https://www.facebook.com/ade0720/posts/10214482002963176
相關新聞連結: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0/4975988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0/4976604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0/497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