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 【統中會案】主張「摧毀共產暴政」卻被刑求逼瘋!一代青年領袖精神崩潰仍遭蔣介石批簽「死刑」 學者曝光最後人生 2020-12-30 | 謝孟穎 瀏覽人數:235 本文轉載自風傳媒 文/謝孟穎 「一個引領時代的青年,最後人生竟然是這樣,我看到時很難過,這就是自覺青年的人生悲歌、他就這樣……最難過的是,我之前竟然都不知道這樣...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促轉風波】「台灣烈士被羞辱」惹哭施明德:促轉會由一群欠缺專業良心的人組成 2020-11-30 | 楊清緣 瀏覽人數:340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文章 文/楊清緣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30日在臉書貼文砲轟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把台灣烈士視為罪犯,只懂得政治正確,為掌權集團服務,讓他質疑促轉會「心中可有什麼正義?可有什麼促...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台灣影像】「非常日常 1987-1991」張良一、杭大鵬攝影展 回望「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2020-09-11 | 謝德瑾 瀏覽人數:585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謝德瑾 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正值台灣社會在解嚴後的巨大轉變期,本報攝影記者張良一與蘋果日報攝影同業杭大鵬將自9月11日至27日,於「心起町A&B空間」...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刻劃疫情】紀錄劇場與疫情時代的可能性——《單向封鎖》 2020-09-08 | 郭伶妤 瀏覽人數:712 文/郭伶妤 近期各大藝文展演場合為配合防疫政策,都要求觀眾戴上口罩才可入場,有的甚至安排梅花座。大家保持著非常態的距離,卻聚集到了同一個情境之中,加上黑盒子的沈浸感,像是掉入庫斯圖里...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見證民主】見證台灣民主歷程 228特展記錄海外台灣人血淚史 2020-09-07 | 林昀真 瀏覽人數:495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文章 文/林昀真 海外台獨聯盟組織在威權時代的台灣民主與人權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228事件又為凝聚海外社群的共同歷史記憶,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海外台灣人在台灣民主化進...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你看得見命運嗎? 看不見的地方其實我們都一樣 2020-08-28 | 林艾 瀏覽人數:286 文/林艾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 目不可視,最是清明 2020-08-26 | 孟嘉美 瀏覽人數:317 文/孟嘉美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 我們與盲人的陌生和距離 2020-08-26 | 林怡均 瀏覽人數:314 文/林怡均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遮蔽雙眼,是失明,還是慾望? 2020-08-26 | 吳唯禎 瀏覽人數:358 文/吳唯禎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窺見生命的缺失與完整 2020-08-21 | 廖今鈺 瀏覽人數:365 文/廖今鈺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看得見的電影、看不見的生活 2020-08-20 | 林芝羽 瀏覽人數:412 文/林芝羽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 盲人眼中的健全生活 2020-08-19 | 冠瑄 瀏覽人數:358 文/冠瑄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重...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一場用電影與主流價值抗衡的實驗——《推拿》 2020-08-19 | 郭伶妤 瀏覽人數:376 文/郭伶妤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莊永明逝世】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逝世 台灣第一成絕響 2020-08-07 | 中央社 瀏覽人數:439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中央社 台灣重要文史專家、作家莊永明今天辭世。家屬於莊永明的臉書粉絲專頁「莊老師教孫子講台語」發表聲明,證實莊永明於今日上午11時31分去世。 莊永明生於194...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文化專欄】小說/《45號房的那一夜》 2020-06-15 | 呂昱 瀏覽人數:545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呂昱 顏萬義從市府起點站搭接駁公車準時九點到達臺南高鐵站。用市民卡買了老人優待票,直接上了電扶梯到一號北上月台。天氣晴朗薄雲微飄,初冬太陽和暖舒服,在三樓候車座小曬暖...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專欄】小說/《七日妓典》(30-13) 2020-05-29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43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在這個價值錯亂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講述自己的故事,以獲得嶄新的身份,找回有意義與價值的位置。這部小說藉由一個徬徨的青年作家,為了解封性愛的苦悶和對生命的探求,...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專欄】小說/《七日妓典》(30-12) 2020-05-28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93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漫畫《伸出你的誠實之手》 翻攝自日本維基百科在這個價值錯亂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講述自己的故事,以獲得嶄新的身份,找回有意義與...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促轉會】憂促轉會變常設性組織 藍委:1年花1.5億卻講不清楚要幹嘛 2020-05-28 | 黃建豪 瀏覽人數:411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文章 文/黃建豪 立法院今(26日)通過促轉會人事權案,但國民黨團不僅拒絕背書,更召開記者會指控,促轉會從人事任命、功能到制度都充滿問題。國民黨立委吳怡玎指出,促轉會一年要...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鍾肇政辭世】「客家文學之母」鍾肇政96歲辭世 魯冰花感人至深 2020-05-17 | 陳湘芸 瀏覽人數:486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陳湘芸 「客家文學之母」鍾肇政今天晚上7點辭世,享耆壽96歲。鍾老的媳婦、前立委蔣絜安今晚證實這項消息,表示她的公公、客家文學家鍾肇政約在晚間7時在桃園龍潭老家過世,...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良影一二】塗水師趙再添以水泥親手雕塑向陳時中致敬 2020-05-26 | 張良一 瀏覽人數:504 文 / 張良一 身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所率領的防範武漢肺炎的防疫團隊表現亮眼,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陳時中可以說是這一陣子全台灣最出名的政治人物,而每天下午兩點,中...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楊牧辭世】詩人向陽憶楊牧 植根台灣的文學巨樹 2020-03-13 | 周家豪 瀏覽人數:471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周家豪 學者林淇瀁(向陽)聽聞楊牧過世訊息,迅速在臉書分享昔日備受楊牧愛戴與提拔之恩。多年前向陽曾與陳芳明一起拜訪楊牧,締結了一段不解之緣,向陽回憶並感謝楊牧垂青推薦...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楊牧辭世】嘗試以詩介入社會 楊牧創作特色「追求音樂性」 2020-03-13 | 陳芳伶 瀏覽人數:420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陳芳伶 著名詩人楊牧今(13)日於台北國泰醫院離世,享壽80歲。具有多重身分的他除了寫詩、散文,同時也是評論、翻譯家,並嘗試以詩介入社會。 和已故知名詩人余光中...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觀點】從殖民地歸來的風(7-7) 2020-03-11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60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中國殘留邦人援助法 1950年,日本政府對中國東北的滯留者統計是26492人,直至1958年還有22187人。1959年日本政府公布《關於未歸還者的特別...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觀點】從殖民地歸來的風(7-6) 2020-03-10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59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大時代中的祕謀 綜上所述,這的確是大時代的悲劇,我們不妨回顧日僑遣返事件經緯。 據史料指出,1945年8月9日,隨著蘇聯軍進入日本人建立的滿洲國,...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觀點】從殖民地歸來的風(7-5) 2020-03-09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24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命運的轉機 1946年4月25日,首艘遣返船從長崎佐世保港開出駛向了葫蘆島。殘留在中國的170萬日本人悲痛期盼著的滿洲遣返終於開始了。 武藏正道潛...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多瑙河畔的鞋子 2020-03-09 | 林艾德 瀏覽人數:635 本文轉載自方格子《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文/林艾德 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多瑙河畔,60雙鞋子凌亂地散落,男鞋、女鞋、兒童尺寸的鞋子都有,仔細一看,這些鞋卻是鐵鑄的,應該是某種裝置藝術,它們...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觀點】從殖民地歸來的風(7-4) 2020-03-08 | 邱振瑞 瀏覽人數:385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談判的契機 翌日下午。凱里橘帶領他們三人來到麥克阿瑟將軍的辦公室。丸山三人向麥克阿瑟行禮致意,「能見到閣下是我們的榮幸。我們是丸山邦雄、新甫八朗、武藏正...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觀點】從殖民地歸來的風(7-3) 2020-03-07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42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他們三人在美軍作戰課裡。新甫八朗向豪威爾說:「的確,地圖上尚未標注葫蘆島,所以我們製作了一張簡圖。我是一名建築師,這張地圖畫得很準確。」就在豪威爾不予採納之時...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觀點】從殖民地歸來的風(7-2) 2020-03-06 | 邱振瑞 瀏覽人數:570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歷史研究和考古發掘一樣,新的史料(包含民眾史)一旦出土,就意味著歷史重寫的時刻。在這種局面下,出版人有責任將之問世,成為強有力的媒介,並促成公共討論議題,...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文化觀點】從殖民地歸來的風(7-1) 2020-03-06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10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歷史研究和考古發掘一樣,新的史料(包含民眾史)一旦出土,就意味著歷史重寫的時刻。在這種局面下,出版人有責任將之問世,成為強有力的媒介,並促成公共討論議題,...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理想狂飆】自主選擇的是社運,別無選擇的是生活——《狂飆一夢》 2020-03-02 | 郭伶妤 瀏覽人數:820 文/郭伶妤 「歡喜就好啊!」 (電影於3月6日正式上映) 導演廖建華在映後訪談中提到,自己拍攝紀錄片的契機始於新聞專題。而關於紀錄片,筆者也常將它與新聞相提並論。說新聞就是短...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台灣二二八】忘記想起來的二二八 「紀念文化」是甚麼? 2020-02-29 | 林艾 瀏覽人數:457 文/林艾 2020年2月28日是二二八事件的七十三周年,亦逢林宅血案四十周年,漸漸隨著時間消逝的生命與記憶,最終也留在台灣大大小小的日曆之中,成為眾人期盼的二二八連假。台北、桃園、台中、雲林等各...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台灣二二八】台南的恩人:湯德章 2020-02-29 | 林艾德 瀏覽人數:506 本文轉載自方格子《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文/林艾德 你認識湯德章嗎?如果你是台南人,也許,他是你們家族的救命恩人,也許沒有他,根本不會有你。 文章放了少了一個之後團隊拍...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台灣二二八】曝馬英九「改變立場」 謝長廷嘆:台灣人善良又健忘… 2020-02-29 | 黃順祥 瀏覽人數:402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黃順祥 二二八事件73週年,許多人物都紛紛表達對受難者表達追念。前總統馬英九日前表示,自己在卸任前已大致完成賠償受難者、恢復受難者名譽、成立基金會等目標;駐日代表謝長...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歷史中的加害者】那不是批示,那是殺人 2020-02-28 | 林艾德 瀏覽人數:457 本文轉載自方格子《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文/林艾德 促轉會在前天(2/26)舉辦了「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的發表會,這是我們轉型正義史上,第一次,得以由官方管道窺見「加害者」的樣貌,但當各家媒...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我的228】寫詩寫到死刑,謝建平 --台獨最後死刑犯坐牢30週年 2020-02-28 | 謝建平 瀏覽人數:1284 文/謝建平 1990/02/27之後,我不怕鬼…… 1989年9月16日,我以黨外最大雜誌「民進週刋」主編的身份入伍了。台南縣新兵被丟到後山台東卑南的太平營區,...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軍事審判】促轉會調查發現:蔣中正曾經手的軍審案件高達3195人 2020-02-26 | 謝莉慧 瀏覽人數:468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謝莉慧 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從去年2月15日開始、費時一年多建置的「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今(26)日正式對外發表。根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調查發現,以保有軍事審判最終...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威權軌跡】政治大學政治系的政治犯:呂春沂的驚弓人生 2020-02-23 | 李禎祥 瀏覽人數:5552 文/李禎祥(政治大學台史所碩士) 今(2019)年7月,筆者在政大的季陶樓通過碩士論文口試,正式結束台灣史研究所的歲月。季陶樓是「政大山城」(官方說法是「山上校區)的眾多城堡之一,山...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國家殺人】林宅血案兇手錄音帶遭國安局銷毀 不排除當時政府殺人 2020-02-17 | 林朝億 瀏覽人數:663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林朝億 對於1980年2月28日林義雄母親、兩名雙胞胎女兒遭殺害,促轉會從國安局解密資料發現,當天案發時從有一通兇嫌從林宅打電話到金琴西餐廳找王姓男子的關鍵錄音帶,案...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戴口罩的日子--給武漢醫生 2020-02-10 | 江夏 瀏覽人數:810 文/江夏 冷風仍在呼號 街道清清 每棟大樓似有燈火閃爍 似有等候 像一顆心房在顫動 似有留言 讓濕潤雙...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八 2020-01-18 | 江夏 瀏覽人數:425 文/江夏 下尸掌夜 中尸掌日 上尸司獄 國王寵下尸 皇族興盛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七 2020-01-04 | 江夏 瀏覽人數:463 文/江夏 新出土道統資料 …... 熊、鳥、堯、舜、禹、周公、孔子、虎、蟲、蛇、烏龜.......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六 2019-12-29 | 江夏 瀏覽人數:409 文/江夏 蜉蝣:我的叔叔是老鷹 蝌蚪:我的爸爸是鯨魚 老鼠:在下大象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五 2019-12-22 | 江夏 瀏覽人數:429 文/江夏 蓬萊不等式 文憑 ≦ 紅包 ≦ 背景 ≦ 鑲金生殖器 ≦ 正金生殖器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政治犯的政治詩】《好想帶妳回馬祖》 2019-12-15 | 謝建平 瀏覽人數:1425 文/謝建平 好想帶妳回馬祖 帶妳回到三十年前的秋末冬初 運輸艦載著叛亂的我,初識閩江口 涉著冰冷海水,爬上奇岩堆壘的孤島 竟沒發現國家巨獸已經張開大口 白森森的巨齒準備將我吞噬 ...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四 2019-12-14 | 江夏 瀏覽人數:428 文/江夏 身份證源流考 甲骨文迷路 走進象牙塔 考據夫人死纏 巫師唸咒也找不回 爾後百姓的身份 改以套在脖子上的繩結來辨識 【六都春秋】臉書:https:/...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美麗島40周年】隨時有坐牢的準備!「社運攝影阿伯」邱萬興談遭警總「連夜跟蹤」 2019-12-13 | 黃順祥 瀏覽人數:447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黃順祥 美麗島事件40週年,新媒體公司「臺灣吧」(Taiwan Bar)與「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Story Studio)為民主運動影像記錄者邱萬興拍攝影片,分...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三 2019-12-07 | 江夏 瀏覽人數:425 文/江夏 無乃娘娘吹法螺 義乳起舞 奶嘴擊鼓 群嬰齊頌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文化專欄】陌生的日式空間 2019-11-26 | 邱振瑞 瀏覽人數:602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我要談一下翻譯日本現代小說時經常遇到的困擾。對於小說中描述的風景,我還有點自信,也就是說,儘可能將文字指涉的事物具體生動呈現出來。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要譯得...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一生企求】同時作為戲劇、法庭、論壇的自由——《非常上訴》 2019-11-25 | 郭伶妤 瀏覽人數:995 文/郭伶妤 甫過的這個週末對港臺地區是大日子。11月23日在臺灣,舉行了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中國許多重量級影人因政治因素缺席的這一屆,臺灣和其他華語電影人仍交出亮麗且擁有多元議題關懷的成績...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二 2019-11-23 | 江夏 瀏覽人數:453 文/江夏 騙子的名片很多 行規只有一條 扒手貼身 職業動作 小偷入門 靜悄悄 聒噪喧赫 只強盜有這般能耐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一 2019-11-16 | 江夏 瀏覽人數:421 文/江夏 黑臉譜對白臉譜說 記得提醒主人 台詞不要背錯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goo.gl/...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文化專欄】泉鏡花的浪漫與幻想之境 2019-11-11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59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按照日本近代文學編年史來看,小說家泉鏡花屬於文學團體「硯友社」後期作家,然而他勇於另闢蹊徑,因此於19世紀晚期,開闢了日本「觀念小說」的先河,以富有濃厚的浪漫...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十 2019-11-09 | 江夏 瀏覽人數:409 文/江夏 遂魚鱗 斬羽毛 島獄興 百姓自囚 鋤頭族械鬥 狂犬疫流行 文人丟泥巴論戰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九 2019-11-02 | 江夏 瀏覽人數:423 文/江夏 陸神佈道 群山迷途 魚蝦焚香 燻死龍王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goo.gl/...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黑暗鬥士】當政治與《小丑》勾結 創造一個反派英雄有多簡單? 2019-10-31 | 林艾 瀏覽人數:528 文/林艾 自電影《小丑》上映以來,許多香港抗爭者蒙上小丑形象的照片大肆流傳,部分評論也將《小丑》中的暴亂延伸到現實中的香港情境討論和比擬,但小丑究竟代表了什麼?又為何,香港示威者們成為了「小丑」...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文化觀點】戰火浮生中的太宰治 2019-10-28 | 邱振瑞 瀏覽人數:522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有些時候,我們還真的不得不相信命運的力量何其巨大,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會遇見悲劇,好不容易等到喜劇,卻莫名地與它擦身而過,而這一切都不在我們的手中,而是全由祂來...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八 2019-10-26 | 江夏 瀏覽人數:511 文/江夏 菜刀將軍 以銹當勳章 廚房演息 代號 作銹 布袋警校招生 老鼠列隊報名 作文題目 如何做好番薯的保母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七 2019-10-19 | 江夏 瀏覽人數:508 文/江夏 掃把讀訓 灰塵滿屋 時鐘練口號 夜貓耳病 瓦斯筒吹牛 大樓起火不斷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人物】受邀參加洛杉磯僑界活動 郭淑貞: 讓台灣文化走向全世界 2019-10-16 | 林昀真 瀏覽人數:1035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林昀真 「這次去美國是去打先鋒,演出相當成功,大使、僑領站起來鼓掌,動員30幾個社團來看我表演」,9月底才剛從美西宣慰僑胞回國,世界肚皮舞冠軍郭淑貞談起這趟參訪過程還...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人物】從登世界舞后到教社區長者養生 郭淑貞:接地氣才是真正的藝術 2019-10-15 | 林昀真 瀏覽人數:1948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林昀真 採訪當天,萬能科技大學活動中心正在進行「2019亞洲盃時尚造型創意競賽」,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總共有860名選手參加,國內外19所大專校院與高中職同學也同...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文化專欄】川端康成的臨終之眼 2019-10-14 | 邱振瑞 瀏覽人數:516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熟悉川端康成作品的讀者知道,在川端康成的文學中充滿著輪回轉生的思想。具體地說,在《慰靈歌》中〈給父母的信〉、〈有花的照片〉、〈銀色的滿月〉、《山中之音》、《雪...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六 2019-10-14 | 江夏 瀏覽人數:472 文/江夏 公僕稱帝 屋宇盡染抹布味 教科書稱此為革命風氣 廚具大學 以此為學風 鍋校長 題校訓 自署 巨艦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五 2019-10-05 | 江夏 瀏覽人數:543 文/江夏 狼司令的西裝 術語 文人政府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goo.gl/Evnz7p ...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文化專欄】大文豪夏目漱石的日記賬 2019-10-04 | 邱振瑞 瀏覽人數:524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與台灣作家的寫作風格不同,日本作家有其忠實紀錄和呈現生活細節的傳統技藝,而這項寫作傳統早在江戶晚期已顯現出來,進入明治維新時期更為鮮明,抑或說,這種技藝傳承隨...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四 2019-09-28 | 江夏 瀏覽人數:523 文/江夏 八月的暢銷書 太監的性生活 作者 一群公公 金鼎獎的讚言 堅忍不拔的啟示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歷史記憶】包場邀青年學子看《返校》 映後政治受難者呂昱訴說自己故事 2019-09-28 | 謝莉慧 瀏覽人數:773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謝莉慧 台灣制憲基金會昨(27)晚在光點華山電影院舉辦「《返校》電影與座談會」,吸引超過百名全國各大專校院學生與社會青年參加,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政治受難者呂昱擔任神秘嘉...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文化專欄】活下去的勇氣----山田歌子 2019-09-27 | 邱振瑞 瀏覽人數:436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邱振瑞 每部作品的出版,其背後必然反映作家的寫作動機,這個動機所呈現出來社會圖景,正是給讀者們的導引,引領我們進入他們生存的時代,得以展開一場文學性質的田野調查。就此...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中國台商】 曲終人散?—諦聽吳介民《尋租中國》的台商進行曲 2019-09-27 | 陳秉楠 瀏覽人數:1013 文/陳秉楠 拜讀吳介民(註一)的《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解決筆者對中國的很多疑惑與誤解,可謂「開卷有益」。這樣大部頭的學術書籍,竟然成功在暢銷書排行榜上,佔了一席之地(註二)...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三 2019-09-21 | 江夏 瀏覽人數:444 文/江夏 丞相夜卜東西廠 水晶球示 水 易象書注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自此丞相染風溼 御醫把脈 總嘆息 溼氣太重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二 2019-09-14 | 江夏 瀏覽人數:471 文/江夏 巫師篡位 迷信風行 妖言浮漫 數字翻騰 百姓沉醉 傾家蕩產 國王騎虎鎮壓 餓死於虎背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詩選】哭泣的嫦娥 2019-09-13 | 謝灣立 瀏覽人數:485 文/謝灣立 颱風在哭得嘩啦啦的天空洗完臉後 留下赤道般的中秋炎陽 你看不到,看不到廣寒宮的牙床邊 嫦娥側身,低頭哭了幾千年 美國人發現吳剛把桂樹都砍光後 愛情就再也不能以神話出場 ...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台灣志士】原來台灣有那麼多政治犯 謝聰敏遞出第一封海外求救信 2019-09-09 | 朱蒲青 瀏覽人數:666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朱蒲青 第一次讓國際社會震驚,台灣原來有那麼多政治犯,這要從一位人將謝聰敏的求救信帶出台灣有關。 1971年,謝聰敏被以美國花旗銀行爆炸案和美國台南新聞處爆炸案...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台灣志士】謝聰敏、許信良首波海外黑名單闖關 在成田機場被限制入境台灣 2019-09-09 | 朱蒲青 瀏覽人數:545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朱蒲青 1986年11月30日,謝聰敏、林水泉與許信良自日本成田機場搭機,意圖闖關回到台灣,最後因國泰航空拒絕讓他們三人登機而無法成行。在台灣,支持群眾在桃園機場外聲...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台灣志士】謝聰敏病逝享壽85歲 總統府:對其勇氣與貢獻深表緬懷 2019-09-09 | 謝莉慧 瀏覽人數:811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謝莉慧 「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起草人之一、前立委謝聰敏昨天中午12點病逝於林口長庚醫院,享壽85歲。對此,總統府表示深切哀悼,並對其勇氣與貢獻,深表緬懷。 196...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一 2019-09-08 | 江夏 瀏覽人數:407 文/江夏 銅像噩夢 無端化為一堆硬幣 流轉市井自一股銅臭的氣息中驚醒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十 2019-08-31 | 江夏 瀏覽人數:603 文/江夏 牛的血汗 豬的哲學 鸚鵡的嘴 號稱島嶼三景 亦歷朝觀光局招攬遊客所必錄者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特別貢獻】怕遺憾!蘇揆先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給罹癌的幸佳慧 2019-08-27 | 謝莉慧 瀏覽人數:710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謝麗慧 獲得今年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因去年檢查發現罹患罕見的壺腹癌,21日在臉書發文透露主治大夫說自己可能等不到9月12日金鼎獎頒獎典禮。行政院...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九 2019-08-24 | 江夏 瀏覽人數:575 文/江夏 候鳥祭酒 子孫滿北美 性喜烏鴉肉 著鸚鵡手冊三大卷 幽都諸生尊之為鳥公 每草詔文告 傳誦宮庭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愛欲信念】人性底層的宗教畫──電影《神父》觀後感 2019-08-18 | 顜多馬 瀏覽人數:869 文/顜多馬 編按:宗教因人而生,卻被用作為箝制人的工具;回歸本質,究竟在人性氾濫的世界中,什麼是神?《神父》是1994年在加拿大首映的電影,曾獲得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長片獎的肯定。十多年歷...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二七部隊的奮起! 填補歷史裂縫的人找尋光--陳彥斌 2019-08-17 | 林艾 瀏覽人數:814 文/林艾 地球的裂縫也許很難一一填補,就像心靈傷口難以癒合一般;但是歷史的缺陷可以慢慢的充滿,尤其在這麼多人一同攜手為過往努力下,相信破碎的記憶結構終有越塑越強的將來。新文化協會執行...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八 2019-08-17 | 江夏 瀏覽人數:474 文/江夏 蟲天子起誓 諸神掩耳 旱太子祈雨 五穀不生 三品猴官 言必稱天子 八股弦歌 德必讚太子 禪讓者父子 開史學未有之新局 史官息筆 補習教材大行其道 ...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回不了的家依然是家 從音樂玩到政治的革命者--陳昭南 2019-08-14 | 林艾 瀏覽人數:1047 文/林艾 在歧路之途我們要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分岔路?就像陳昭南當年,在音樂路上可以瀟灑自得的悠然一生,不會惹上台灣政治一身烏煙瘴氣的塵埃,但陳昭南依然選擇不違背自己心意地踏上了這條不歸路;然而,...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民軍二七部隊的歷史迴響 台灣的民主由誰守護? 2019-08-12 | 林艾 瀏覽人數:542 文/林艾 中台灣的歷史裂縫有誰能夠填滿? 本次8月3日在六都春秋與台灣青年基金會主辦的「中台灣歷史裂縫-踏上尋找白色恐怖真相的路途」會場上,洋溢著一種專屬於台中的親...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七 2019-08-10 | 江夏 瀏覽人數:453 文/江夏 東廠招生 五鼠橫行 西廠起焉 五鼠爭權 去尾者存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為美麗島奉獻一生 來時帶著夢去時帶走一身灰塵--姚嘉文律師 2019-08-09 | 林艾 瀏覽人數:680 文/林艾 「我已決定像彼得回到羅馬一樣,回到美麗島與我的朋友一起承受這場災難。 我問自己:你往何處去?我回答自己:回到美麗島。」--姚嘉文 反觀今日香港反送中的抗爭,充滿著讓人驚駭的鎮暴...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真相表白】從德國反思台灣轉型正義(下):正義到底是什麼?台灣社會還不知道 2019-08-07 | 青平台 瀏覽人數:645 文/李奕萱(文字工作者) 從德國反思台灣轉型正義(上):先有真相,再來談和解 對於納粹、共產黨的歷史傷痕,德國從檔案、空間、除垢、教育等方向下手,政府、民間相互配合,共同推動轉型正義。回到...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真相表白】從德國反思台灣轉型正義(上):先有真相,再來談和解 2019-08-06 | 青平台 瀏覽人數:695 本文經主辦單位同意轉載 文/李奕萱(文字工作者) 2019年4月29日,南投東埔部落族人Bukun(伍金山)來到台北,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後簡稱促轉會)的陪同下,在六張犁見到未曾謀面父親...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詩選】遺,落草嶺的中年》 2019-08-05 | 謝灣立 瀏覽人數:505 文/謝灣立 拖著很中年的自己 從大里往回在古道上爬行 一到埡口,陽光賊眼溜溜 拜完土地公和衪的前後任妻子 我竟在草浪擺弄中,呆立 並且啞了 用微溫的風、不怎麼美麗的太陽 和著汗...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六 2019-08-03 | 江夏 瀏覽人數:468 文/江夏 群瞎拉銅像 十條繩索 百條方向 千年不倒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goo.gl...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的政治操盤手--林宜正 2019-08-02 | 林艾 瀏覽人數:1860 文/林艾 「從學生到今天這個世代,四十多年的時光,我從不為自己設想下一個方向,卻總有一個個機運讓每件事都連在一起,最後才發現原來他們都指著同樣的方向,那就是讓台灣真正成為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你真的認識台中嗎? 別讓歷史成為欺騙自己的盲點 2019-08-01 | 林艾 瀏覽人數:689 文/林艾 也許我們都忘了,但不代表這樣的歷史不值得被記住。在台中深耕多年的地方學者陳彥斌就是用己身力量踩踏出屬於自己的記憶路徑。 8月3日本次系列講座「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活下去只為真相到來 用青春換取自由的歲月 --簡中生 2019-07-30 | 林艾 瀏覽人數:665 文/林艾 「在綠島的時候,我很怕生病,在綠島生病很可能就直接死了,我不想死在那裡,所以我們都互相打氣,一起健健康康的,才能夠平安地回來。」--簡中生 簡中生1947年生於南投,被捕那年正值...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當「我們很害怕別人害怕我們」,獄外之囚從未解放 2019-07-30 | 林艾 瀏覽人數:546 文/林艾 很難得聽到外型弱不禁風的楊翠會公開大爆其個人家族苦難經歷,現場聽眾也不免為之心酸含淚。雖然楊翠一直用幽默、風趣的敘事方式白描過去白色恐怖在其家族間所造成的諸多苦難,但每一段故事的語言中...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五 2019-07-27 | 江夏 瀏覽人數:470 文/江夏 丙辰大暑 自國王冰箱移植來的國花 凋零殆盡 鸚鵡賦詩哀痛者不下三千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愛與懊悔寫出的台灣故事 老人與女孩攜手打造民主自由歷史 2019-07-25 | 林艾 瀏覽人數:621 文/林艾 再不來就來不及了!倒數第二場「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的故事 」系列講座邀請到身兼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委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回到美麗島的抗爭:台灣政治翻轉的起風年代 2019-07-21 | 林艾 瀏覽人數:958 文/林艾 7月20日在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舉辦〈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的故事〉由當年於美麗島事件列席被告的姚嘉文律師主講、...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四 2019-07-21 | 江夏 瀏覽人數:525 文/江夏 啞巴國王下令 話倒著講定為官話 爾後鸚鵡得勢 立為國鳥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美麗島事件驚爆內幕?! 副總指揮現身還原審判! 2019-07-18 | 林艾 瀏覽人數:931 文/林艾 六都春秋電子報與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將於7/20日(六)下午一點三十分至四點三十分,在台中舉辦第三場「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的故事 」系列...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台灣的溫柔與悲哀:將苦難都作為養分的艱苦年代 2019-07-14 | 林艾 瀏覽人數:727 文/林艾 7月13日在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舉辦〈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的故事〉由政治受難者簡中生先生主講,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主持的...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三 2019-07-14 | 江夏 瀏覽人數:559 文/江夏 水妖火魔 纏鬥山谷 鴨黨渡水而來 急著在雞欄外貼告示 三斤雞蛋換一根防火鴨毛 地質史學名此時期為鴨毛紀 最重要的化石遺產為:鴨毛烤雞 也是火魔族的名菜之一 ...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為台灣燃起人權戰鬥的火苗 白色恐怖的解析者--蘇瑞鏘教授 2019-07-13 | 林艾 瀏覽人數:795 文/林艾 走路簌簌有風的蘇瑞鏘教授彷彿印證了數十年來牽引著台灣歷史前進的腳步,不急迫卻穩健的、踏實的、充滿著力量的。蘇瑞鏘教授為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在台灣民主...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借放一本書,虛耗七年青春的高中生 2019-07-11 | 林艾 瀏覽人數:910 文/林艾 六都春秋電子報與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將於本周7/13日(六)下午一點三十分至四點三十分,在台中舉辦「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的故事 」系列講...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二 2019-07-09 | 江夏 瀏覽人數:466 文/江夏 常常被強姦的女人 我們對她的貞節感到懷疑 天神慈悲 罰她下輩子當蜘蛛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台中有那麼多政治受難者,卻遲遲不見加害者浮現? 2019-07-09 | 林艾 瀏覽人數:660 文/林艾 7月6日在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舉辦的〈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的故事〉第一場由蘇瑞鏘教授主講,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執行長謝艾樺主...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活動快報】白色恐怖檔案揭密?! 台灣威權所籠罩的「真相」 2019-07-05 | 林艾 瀏覽人數:1693 文/林艾 六都春秋電子報與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將於7/6日(六)下午一點三十分至四點三十分,在台中舉辦第一場「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極惡之義】台灣私刑正義處決社會--從韓國電影《極惡對決》看台灣崇尚私刑風潮 2019-06-30 | 張小博 瀏覽人數:1040 文/張小博 台中市一名一歲女童日前傳出遭保母虐待,23號晚間,有網友號召到到包圍保母住處討公道,直到半夜現場聚集近300人,警方獲報到場制止但雙方仍爆發多起衝突,直至凌晨人群才散去。 台灣...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之一 2019-07-09 | 江夏 瀏覽人數:593 文/江夏 天神處罰那些殘暴的人 凡是將落敗的 就到島上稱王 歷來的皇冠堆積太多了 只好分給百姓當溺器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島嶼記事序 2019-06-28 | 江夏 瀏覽人數:534 文/江夏 (發表於南方雜誌1986-1988) 獻給 當初在南方 一起為台灣學生民主運動 共同奮鬥的兄弟姊妹 在那自由和不自由交織的年代 埋名是為隱藏 曲言是為避禍 ...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陳圓圓 2019-06-21 | 江夏 瀏覽人數:576 文/江夏 美色絶頂驚萬獸 聲停哀怨慟王庭 酒客熾顏失魂魄 將軍斗膽荒戎情 幾夜移舟尋處士 無奈貴胄脅北行 重重高苑藏綠珠 誰卜蹋裂青龍鼎&n...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國家人權館導覽組專訪下篇》學生問「為什麼保留不好的記憶?」、帶陸客團能不能說「匪諜」?當訪客給他們帶來衝擊… 2019-06-18 | 林艾 瀏覽人數:707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本次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五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在歷史腳下,徘徊灰色人間的真相 —國家人權館導覽組專訪(上篇) 2019-06-16 | 林艾 瀏覽人數:766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本次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五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評論】公鷄 2019-06-14 | 江夏 瀏覽人數:572 文/江夏 稱王稱帝滿農舍 後宮就置竹籠中 一早宣詔爭霸號 果然日浮昇朝東 紅冠威儀仰擴歩 綠蔭黍籬展國風 野蟲行露啄無度 蟋蟀遠嗚諷祖公&n...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蕭邦 2019-06-07 | 江夏 瀏覽人數:611 文/江夏 華沙綠野飄音符 巴黎沙龍候夜曲 紳士淑女輕交談 馬車蹄聲街初雨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人物專訪】等待下一個起風的時代--楊翠專訪 2019-06-05 | 林艾 瀏覽人數:877 文/林艾 編按:6月4日,在此時此刻是六四事件的第三十個年頭了;中國還在將六四視為政治動亂威權體制中,台灣已經有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帶動歷史的重整。六四事件是一個暴力政權被揭穿的真面目,白...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府城 開元寺 2019-05-31 | 江夏 瀏覽人數:648 文/江夏 韋馱怒眼石榴落 伽藍撫劍驚鳥起 殿裏彌勒忙經文 南聲北調翻菩提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歷史真相】遲來的正義!促轉會第四波有罪判決撤銷 雷震、陳菊、呂秀蓮等平反 2019-05-30 | 劉沛蓁 瀏覽人數:558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 文/劉沛蓁 促轉會今天表示,將在下午公布最新的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包含「美麗島」雜誌社成員、前副總統呂秀蓮、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及「自由中國」雜誌社成員...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陳嘉君觀點】揭開真相,繫於蔡總統一人之手 2019-05-27 | 陳嘉君 瀏覽人數:978 本文轉載自風傳媒 文/陳嘉君 解嚴三十二年了,對我這樣一個歷史研究者而言,三十二這個數字的意義是什麼?它無疑是一條全然跨越了人為法律界限的自由,是檔案與真相終於通通都該出獄的時刻了,是官僚...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故宮博物院 2019-05-24 | 江夏 瀏覽人數:709 文/江夏 青銅銘獸鼎招魂 玉石擺宴龍棄田 深宮對峙層層峰 雙溪一雨數千年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試嘗集 序言 2019-05-24 | 江夏 瀏覽人數:647 文/江夏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詩與夢 嘗試集(1920)胡適 民國九年胡適出版嘗試集,做為白話文運動的一個重要指標,也就...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貧窮的模樣--《小公女》觀後感(六) 2019-05-21 | 孟嘉美 瀏覽人數:796 文/孟嘉美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公主,在妳微小的棲息--《小公女》觀後感(五) 2019-05-20 | 廖今鈺 瀏覽人數:768 文/廖今鈺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人生的標準答案 --《小公女》觀後感(四) 2019-05-19 | 吳奕靜 瀏覽人數:579 文/吳奕靜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也能自由的微笑著。--《小公女》觀後感(三) 2019-05-18 | 林艾 瀏覽人數:539 文/林艾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從... 閱讀更多 +
江夏詩選 【詩選】六四 2019-05-17 | 江夏 瀏覽人數:635 文/江夏 如市場鬧哄哄 延著車站向左的整排騎樓 一攤一攤擺滿南北貨 舉凡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必需品或裝飾品 都會在角角落落冒出來 男男女女擠來擠去 很難直直走一小段路 也許討生活得像殷...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喪失所愛,何來生活?--《小公女》觀後感(二) 2019-05-17 | 吳唯禎 瀏覽人數:682 文/吳唯禎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不能放棄的,那叫靈魂--《小公女》觀後感(一) 2019-05-16 | 吳岷諠 瀏覽人數:636 文/吳岷諠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小公女》總評代序:「窮」「困」與「自由」之釋 2019-05-15 | 陳秉楠 瀏覽人數:801 文/陳秉楠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征服練兵】面對中國威脅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讀《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 2019-05-14 | 林玉真 瀏覽人數:623 文/林玉真 本書《無聲的入侵》揭露許多中國因素在澳洲的運作實況(註一),從媒體、政界、商界、學界乃至各行各業,都受到程度不一的滲透,從而導致澳洲的民主、自由、主權、經濟、國安、戰略等層面遭受中共...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母親特輯】母親節老談愛,這次談談恨吧——《聽媽媽的話》 2019-05-12 | 郭伶妤 瀏覽人數:766 文/郭伶妤 「難道現在的小孩這樣跟媽媽說話的嗎?」 「那難道別的媽媽會像你這樣教小孩嗎?」 時近母親節,便想看看和母親相關的電影。走到圖書館影視資料陳架前,看到《桃姐》、《與神同行》...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婚姻平權】我們都能夠成為沒有燃燒殆盡的種子嗎?--⟪牧者⟫紀錄片 2019-05-09 | 林艾 瀏覽人數:577 文/林艾 編按:台灣需要牧者嗎?牧者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因為對同志基督徒的關愛和奉獻而受苦受難,那這樣的牧者,是更接近上帝或是已遠離上帝?於是,我們又會被提出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同志基督徒遭遇的...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電影語言】Alfonso提醒我們: 敘事和技法從不是可以脫鉤的,生和死亦然 2019-05-08 | 郭伶妤 瀏覽人數:599 文/郭伶妤 「我不能說,我已經死了。」 過去在寫影評時,我最關注也最愛談的是劇情的推進和場面調度,或許因為這兩項是新手影評人比較能解讀的指標。看你對故事節奏的掌握,就知道你是否認真在感受這...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台影新氣象】複雜政治生態中,臺影生下的珍禽異獸——《幻術》 2019-05-04 | 郭伶妤 瀏覽人數:830 文/郭伶妤 「要幹,那就來幹吧。」 (觀影日期是4月24日,但該片正式上映日為5月3日,為避免不當曝光劇情,故將觀影隔日即完成的評論隔擱置了約兩週。 在此感謝臺師大人文電影節團隊提供不限...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公民議題】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2019-05-01 | 林艾 瀏覽人數:648 文/林艾 編按:「廢死」是個吵不清楚的議題。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中,也照樣是個無頭公案。該劇劇中的一句台詞說:「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讓這議題又挑起了不得不選邊站的亢奮感!本文作者屬於...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政治犯的政治詩】 情人,中年,失憶症是同胞兄弟,也是連鎖併發症,一旦發作,没有藥醫…… 2019-04-21 | 謝灣立 瀏覽人數:717 文/謝灣立 【變色的情人節】 都已經到春分的節氣了 東北季風還結夥鋒面寒流 一直頻頻投放傷感的消息 也不願放過北迴歸線上可憐的島嶼 說是等驚蟄那聲雷打出雨意 我卻判定這是提早...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威權時代】「不要碰政治」——不曾消逝的恐怖統治 2019-04-17 | 彭仁郁 瀏覽人數:645 本文轉載自彭仁郁臉書貼文 文/彭仁郁 與白色恐怖受害當事人及受難家屬的深度訪談,不斷讓我們親眼見證,即使超過半個世紀,她/他們的眼瞳深處,仍然被龐大而真切的恐懼所浸透,彷彿受害情景正在眼前...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政治犯的政治詩三帖】之二 理想、鮮血和眼淚,是英雄的基本配備 三:《痛苦的酒精》 2019-04-16 | 謝灣立 瀏覽人數:637 文/謝灣立 舉杯的時候,夜色已披上二十三歲 1988那年台北肅殺空氣的黑紗 蔣經國的鬼魂還在介壽館踱步⋯⋯ 憲兵和保安警察在暗巷痛毆記者 我們私下計劃刺殺郝柏村 乾杯的時候,天色穿...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紀錄片風潮】我們幹嘛進戲院看一個看新聞就知道的故事? 2019-04-14 | 郭伶妤 瀏覽人數:3237 文/郭伶妤 編按:得獎記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有兩個關鍵詞:「青春」與「台灣」。因為「青春」,所以有權利犯錯?因為是在「台灣」,所以那一場沛之莫然能禦的社會運動就必然會陷入「統獨」的紛擾...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政治犯的政治詩三帖】之二 理想、鮮血和眼淚,是英雄的基本配備 二:《馬場町的芒草》 2019-04-10 | 謝灣立 瀏覽人數:587 文/謝灣立 元宵鞭炮的煙硝味還在空氣中流浪 冬眠中的萬物,卻被槍聲 在驚蟄的節氣裡,狠狠驚醒 這是1947的福爾摩莎 兵仔的刺刀跟子彈 專挑島嶼上菁英們的熱血胸膛 没人告訴我們 ...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政治犯的政治詩三帖】之二 理想、鮮血和眼淚,是英雄的基本配備 一:『政治犯』 2019-04-09 | 謝灣立 瀏覽人數:641 文/謝灣立 凌晨夜半被手銬帶走的時候 我抬頭挺胸,把理想頂在頭上 看守所審訊宣判的時候 我挺直身子,把理想深埋心中 吉普車押著獄友直奔溪畔的時候 我仰天長喟,寄望故鄉一切終將安...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魯蛇群像--《百元之戀》觀後感(六) 2019-04-08 | 孟嘉美 瀏覽人數:1038 文/孟嘉美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百元逆襲!頹廢女子的重生--《百元之戀》觀後感(五) 2019-04-07 | 廖今鈺 瀏覽人數:683 文/廖今鈺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痛過才知道活著的人生--《百元之戀》觀後感(四) 2019-04-06 | 吳岷諠 瀏覽人數:716 文/吳岷諠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被遺忘的歷史】校園白色恐怖的濫觴——「四六事件」 2019-04-06 | 馬非白 瀏覽人數:592 本文轉載自想想副刊 文/馬非白 一九四九年,就在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即將在中國內戰完全潰敗、逃來台灣之際,陳誠受命壓制學生運動,曾經炮製了一樁對學生進行大逮捕的「四六事件」。 這起事...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因為痛過,所以才感覺活著!--《百元之戀》觀後感(三) 2019-04-05 | 彭宣惟 瀏覽人數:756 文/彭宣惟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大俠詩選】《清明節,工作中》 2019-04-05 | 謝灣立 瀏覽人數:517 文/謝灣立 午夜子時的鬼門訝然開啟 沉澱三百六十四日的思念 全部湧向人間的各個角落 黃泉路和奈何橋,從單行道 切換到來去自如的雙向交流 記得揮手,打招呼,說哈囉 剛停止呼吸的,和...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不談價格或價值,單論有多少抵抗的決心--《百元之戀》觀後感(二) 2019-04-04 | 郭伶妤 瀏覽人數:781 文/郭伶妤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百元的戀情,還需要加上八元的消費稅阿。--《百元之戀》觀後感(一) 2019-04-03 | 林艾 瀏覽人數:744 文/林艾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百元之戀》總評序:魯蛇反思 2019-04-03 | 呂昱 瀏覽人數:804 文/呂昱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詩選】《政治犯的政治詩三帖》 三:母親,我準備回家 2019-04-01 | 謝建平 瀏覽人數:616 文/謝建平 1.母親 吉普車一發動引擎,我不知道 這就是我們此生的訣別 軍法處的憲兵,用子彈 強迫我們遁地到異鄉的荒山 隱姓埋名躲藏了一甲子後 我已化成白骨的身軀,只能遙望著...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創傷療癒】暴力創傷的療癒之路上,我們應該面對的真相與正義 2019-03-30 | 彭仁郁 瀏覽人數:635 本文轉載自說書2018/05/18文章 文/彭仁郁 遺忘真的比較好? 在一次以「幸福科學」為主題的跨國跨學科前鋒科學論壇上,我試圖從人際暴力創傷的複雜主體經驗為例,從反面質問幸福的定...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詩選】《政治犯的政治詩三帖》二:悲傷基隆港 2019-03-26 | 謝建平 瀏覽人數:585 文/謝建平 帶著母親滴在衣襟上的淚水 帶著父親從媽祖廟求來的平安符 帶著女友臨行前含淚幫我織的圍巾 帶著好友們送別時的憂愁眉頭 最後,帶著政府簽發的叛亂罪傳票 基隆港碼頭就很久很久才能...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二二八英雄】一封給外省太太朋友的公開信—讓我們從一個英雄故事來談二二八 2019-03-23 | 陳嘉君 瀏覽人數:937 本文轉載自上報 文/陳嘉君 敬愛的C夫人:收信平安 一早(3/1)您寄來的Line,我已經觀看了,這一支Youtube影片的內容認為二二八的元兇是曾為日本打仗,被日本皇民化的台籍人士...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詩選】《政治犯的政治詩三帖》一:前輩 2019-03-19 | 謝建平 瀏覽人數:581 文/謝建平 前輩,剛坐在你們身旁 一九五零年代就全部回來了 蔣介石的軍隊還在全台灣清鄉搜捕 同志們就已經把這片荒山擠得很滿 暗夜的吉普車押走進步青年和自決菁英 保安司令部的牢房 ...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土地正義】身處在歷史裂口的無助與悲鳴 2019-03-16 | 郭伶妤 瀏覽人數:977 文、攝/郭伶妤 編按:居住正義就是價值堅持的人權主張。到21世紀的民主台灣這年代,竟然還需要以「六步一跪」的「苦行」行動來籲請「執政者」的垂憫?看在隨行採訪的記者眼底,就是一種被撕裂的悲鳴....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土地正義】我意識中的大觀 一眼即萬年 2019-03-16 | 郭伶妤 瀏覽人數:684 本文轉自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文、攝/郭伶妤 編者按:縱使關於「居住權」保障的文字都明白寫在法條、也都高掛在政府網站上、更經過副元首清楚宣示,而退輔會仍一意孤行決定要在3月18日強拆...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牢獄中的女嬰——李素慧醫師 紀念並祝福嚴苛歲月中承受苦難的女性 2019-03-09 | 楊翠 瀏覽人數:994 本文轉載自楊翠臉書於2019.03.09之PO文。 "當時曾麗已經大腹便便,然而情治機構仍將她的長髮結辮吊起,在半空中狠狠毒打,導致曾碧麗胎盤剝離,並在牢房中生下皮膚薄的近乎透明、太過...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文學】談林文義陳釀酒香的「散文詩」: 試論《酒的遠方》 2019-02-24 | 呂昱 瀏覽人數:1104 文/呂昱 才剛參加過林文義獲選為年度10大散文家的一場盛宴,隨即又聽說他出新書了。這次這本新書是《酒的遠方》,一看書名就有點沉醉感!想從文學上去解套,才發覺自己的「詩心」早已被廢弛了... 閱讀更多 +
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被隱沒的不義遺址:「高雄鳳山招待所」 2019-03-17 | 文/孟嘉美 攝/郭伶妤 瀏覽人數:1827 文/孟嘉美 攝/郭伶妤 高雄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城市。 有多陌生?大概就是連氣候都不知的那樣—我穿著一件厚毛衣第一次進到了高雄。 從2017年踏上綠島、進入景美人權園區以來,「轉型正...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書評】洞察中共暴政本質的睿智者—讀《余英時回憶錄》 2019-02-22 | 林玉真 瀏覽人數:740 本書《余英時回憶錄》作者余英時教授除了是望重士林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外,還因學養深厚榮獲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註一)。這位蜚聲國際的大師級人物撰寫回憶錄,將其學思歷...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書評】浮誇盛世的真實面貌—讀《萬物生長:十個故事裡的中國》 2018-12-26 | 林玉真 瀏覽人數:1752 中共向來對其所注重的大事件予以「五年小慶、十年大賀」的高規格待遇,今年適逢標誌「改革開放」的十一屆三中全會40周年,中共自不免俗地開動宣傳機器大操大辦此項盛事。 圖為大會現場,中...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分享】陳碧岩送別鄉愁 留住逝去的風景 2018-12-18 | 台北市立文獻館 瀏覽人數:1176 〈陳碧岩送別鄉愁 留住逝去的風景〉 我想為這些即將逝去的東西保留最後的影像,也是陪它們走完最後一段旅程。 送別鄉愁的橋 江湖上有個傳聞,凡是被陳碧岩拍過的都會消失。這個人是破...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書評】紛亂伊斯蘭世界的敲門磚--讀《伊斯蘭的悲劇》 2018-08-13 | 林洺宥 瀏覽人數:1215 為何伊朗要簽署核協議?為何敘利亞戰爭吸引了這麼多國家參與其中?中東地區的議題包羅萬象,但因其複雜的成因與背景,總讓人「剪不斷,理還亂」,而《伊斯蘭的悲劇》將會是讀者邁向中東議題的一塊優質敲門磚。 &...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書評】製造敵人的不義政權—讀《躁動的新疆,不安的維吾爾》 2018-07-06 | 林玉真 瀏覽人數:2098 我在撰寫本文前,就遇到了一個不可不先處理的問題:該怎麼稱呼這塊土地?因為《躁動的新疆,不安的維吾爾》就是在描述一個充滿爭議的地區及其主要民族所受到的不幸遭遇(註一),如何適宜地稱呼該地區也成為一個敏感...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書評】共產暴政的精神導師-評析《史達林:從革命者到獨裁者》 2018-06-21 | 林玉真 瀏覽人數:1954 本書是一本介紹共產政權獨裁者的專著(註一),特色在於作者利用蘇聯解體後大量開放檔案的契機,爬梳整理有關史達林的談話記錄、開會決議、命令指示、訪客資訊、通信內容和回憶錄等文獻,描繪出一代梟雄從發跡、成長...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書評】用法律思維思辨時事-評析《靈魂不歸法律管》 2018-05-28 | 林玉真 瀏覽人數:1441 近年來坊間有不少標榜以思維方法為基礎,向大眾介紹如何辨別事物本質的科普、心普、哲普等書籍出版,但幾乎沒有看到有哪本是教導群眾如何用法律角度去思辨社會生活規範意義的書。所幸本書《靈魂不歸法律管︰給現代公...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日本的今天 就是我們的明天—評析《未來年表》 2018-05-14 | 林玉真 瀏覽人數:4731 近年來「低生育率」、「長期照護」等詞彙不時出現在報章雜誌、網路等傳媒上,隱約預示「少子化」、「高齡化」的危機正悄然無息地接近我們。 本書《未來年表》是日本人口研究專家河合雅司透過深入研究所寫成的...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杜絕環境污染 有賴官民協力—評析《挺身為環境:十二位檢察官的環境故事》 2018-05-05 | 林玉真 瀏覽人數:1519 本書《挺身為環境:十二位檢察官的環境故事》(註一)的前身,是「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因緣際會邀請多位來自台灣各地檢署的檢察官,就辦理「環境犯罪案件」的心得向民眾分享的演講集。主辦單位在徵得演講人同意之後...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貪腐如瘟疫蔓延的黑暗國度-評析《出賣中國》 2018-04-20 | 林玉真 瀏覽人數:1627 《出賣中國》書封。圖片來源:八旗文化 2017年3月中國上演一部名叫「人民的名義」的反腐電視劇,該劇自開播以來因演繹出不少官商勾結的情節,致使觀看者眾、收視率高。 由於此劇符合習近平上...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中國的美夢 鄰國的夢魘—讀《中國的亞洲夢》有感 2018-03-30 | 林玉真 瀏覽人數:2092 習近平就任中國領導人不久後倡言「中國夢」,對內向人民矢言要追求富國強兵和民族復興;外交政策則將鄧小平「韜光養晦」的建議,改為「奮發有為」,而「一帶一路」更是對外政策的倡議重點。一帶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烈日帝國》:台灣能從非洲殖民經驗學到什麼? 2018-03-26 | 陳子瑜 瀏覽人數:3255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非洲,對台灣的讀者而言,這幾個名詞似乎是出現在歷史課本裡,和遙遠與古老畫上同一個等號。實則不然,在當前的非洲大陸上,早前的歐美殖民母國雖已退去,但打著新旗號、新包裝的新殖民主義仍如...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介《中共攻台大解密》 2018-03-13 | 林玉真 瀏覽人數:2240 《中共攻台大解密》(註一)是現任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歷時十年研究,依據中共內部最新第一手資料寫成的心血之作...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走向生命之途─評析石晉華的行為觀念藝術(四) 2018-02-05 | 徐婉禎 (Woan-Jen Hsu) 瀏覽人數:921 *前篇:【評論】走向生命之途─評析石晉華的行為觀念藝術(三) 人‧零點‧萬物的尺度 高美館「線:石晉華當代宗教藝術展」的策展聚焦在「當代宗教藝術」,為了符應展題,展出以具有深刻宗教意涵...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走向生命之途─評析石晉華的行為觀念藝術(三) 2018-02-05 | 徐婉禎 (Woan-Jen Hsu) 瀏覽人數:952 *前篇:【評論】走向生命之途─評析石晉華的行為觀念藝術(二) 筆,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筆成為石晉華於行為觀念藝術創作與人生修道之路的伴侶,石晉華對「他」抒己之胸懷、彼此問話應答,他們倆人相互提攜扶...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走向生命之途─評析石晉華的行為觀念藝術(二) 2018-02-01 | 徐婉禎 (Woan-Jen Hsu) 瀏覽人數:1363 *前篇:【評論】走向生命之途─評析石晉華的行為觀念藝術(一) 走筆‧走鉛筆的人 1994年,石晉華就讀美國UC Irvine Studio Art,那個時候陪伴他、握在手中寫字的那支筆,是...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走向生命之途─評析石晉華的行為觀念藝術(一) 2018-01-31 | 徐婉禎 (Woan-Jen Hsu) 瀏覽人數:1438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2017年十月為行為觀念藝術家石晉華舉辦個展─「線:石晉華當代宗教藝術展」(Lines : Shi Jin-Hua’s Contemporary Religious Art...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評析《完美的獨裁:二十一世紀的中國》 2018-01-17 | 林玉真 瀏覽人數:1819 台灣與中國一衣帶水,地理位置相近,台灣人民不管政治立場為何,均不應小覷對岸的發展。所謂知彼之勢態,方能有所因應,即為此理。 本文透過評析《完美的獨裁: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一書(註一),冀望能帶給讀...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魔法色彩的臺灣野獸派畫家「廖繼春」 2017-12-13 | 徐婉禎 (Woan-Jen Hsu) 瀏覽人數:1325 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由農業型態趨往工商業型態,社會型態的轉變同時也牽動文化藝術。日治時期對臺灣美術史的發展而言,便是由過去「古代藝術」之中國水墨書畫轉向「近代藝術」之西式新美術的轉型期。 對臺灣美...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值得期許的「商人治國」,從《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看川普的治國理念 2017-11-29 | 余杰 瀏覽人數:2522 川普比所有美國及西方的左派都要聰明。儘管左派知識分子和媒體以抹黑川普爲業,為此不惜犧牲學術和新聞的客觀公正性;但在「自媒體爲王」的時代,川普通過推特等社交媒體自行與民眾對話,把握社會的細微脈動,讓傳統...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評論】右翼本土與勇武抗命——從張潔平、鍾耀華編《香港三年》看香港之未來 2017-10-11 | 余杰 瀏覽人數:5270 從戴耀廷發起非暴力不合作的佔中倡議始,到旺角發生暴力騷亂止,這風起雲湧的三年必將在香港的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這三年,香港的反抗運動從理論論述到輿論動員,從組織體系到中堅力量,都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舊的模...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分享】在這座島,讀賣這座島 2017-10-07 | 邱月亭 瀏覽人數:1075 從小書店看沖繩圖書產業 沖繩的歷史和風土民情和日本本島有些不同,二戰後沖繩成為美國屬地,至1972年後才回歸日本,加上離島的地理因素,使得沖繩擁有與日本本島截然不同的在地風景。因為如此特殊,沖繩...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東洋畫?國畫?膠彩畫?- 臺灣膠彩畫的正名與定名 2017-10-05 | 徐婉禎(Woan-Jen Hsu) 瀏覽人數:3982 所謂「膠彩畫」(Eastern Gouache)指的是用「膠水(鹿膠、牛膠、魚膠等)作媒劑,調入礦物質顏料、水干顏料、植物性顏料或金屬性顏料(金、銀、鋁等),所畫出來的畫都屬之,並不限那一種風格,運用...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臺藝西化‧「水彩」啟動 2017-09-30 | 徐婉禎 瀏覽人數:1446 水彩畫在臺灣出現,乃源自於日治時期臺灣藝術的西化。 被譽為「臺灣西洋繪畫啟蒙者」的石川欽一郎,本身即為水彩畫家。石川於1871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中學以前接觸到「日本畫」(膠彩)、「南畫」(水墨...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報導】堅持獨立:專訪皮格子樂團 2017-09-16 | 蔡松伯 瀏覽人數:2796 許多做音樂的人,都相當專注自身的領域,較少關注外在的事物。但我卻採訪到一個樂團,不但大張旗鼓支持台灣獨立,也將時事議題、甚至是台灣歷史,融入抒情的樂曲中。 皮格子樂團成立於2013年,核心成員為... 閱讀更多 +
精選書評 【余杰專欄】將最寶貴的信息裝進漂流瓶:評劉仲敬《近代史的墮落》 2017-09-01 | 余杰 瀏覽人數:4151 我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台灣歷史老師感嘆說:「每次學生學到民國歷史的部分,都會鬼打牆似的陷入跟民初政治一樣的混亂狀態,猜想許多老師教到這裡即使有心,也因為歷史的複雜性導致自己也變得腦袋複雜起來了,最後師生皆...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畫」說從頭 ─ 簡談臺灣美術史 2017-08-13 | 徐婉禎(Woan-Jen Hsu) 瀏覽人數:1442 臺灣美術從何開始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前還得先回答:甚麼是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是關於臺灣的美術、是臺灣人的美術、是在臺灣產生並發展的美術,統而言之,臺灣美術就是「關於生活在臺灣的人其所生成... 閱讀更多 +
昨日世界 【松風談】轉型正義與經濟發展:以東歐三國為例 2017-07-27 | 蔡松伯(總監) 瀏覽人數:3078 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民主國家對於過去威權統治的檢討與清算措施,由民主化以後的政府,以國家名義對受害民眾進行名譽恢復與補償。在過去的學術討論中,轉型正義具有修補歷史創傷... 閱讀更多 +
昨日世界 【松風談】除了敦克爾克,還有哪些知名的撤退戰? 2017-07-26 | 蔡松伯(總監) 瀏覽人數:1447 知名導演諾蘭(Cristopher Nolan)近期推出的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掀起新一波的討論風潮。片中對於歷史場境的重建,以及戰爭中人性的刻畫,遠勝今年各種戰爭題材的電影。敦克爾克與其說是一場成... 閱讀更多 +
昨日世界 【評論】帝與不帝間,妾身千萬難:中國在建構海外經濟帝國時的困難與掙扎 2017-07-26 | 莊騏瑞(特約撰稿人) 瀏覽人數:1897 在一帶一路的新聞熱潮仍未消散之時,6月9日的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介紹肯亞新鐵路及相關爭議的新聞,標題是「中資建造的天價鐵路,肯亞人感嘆太瘋狂」。 因為這條長480公里的新鐵路,是肯亞獨立建國以來,... 閱讀更多 +
美學思考 【評論】「做時間」,台灣藝術家謝德慶的創作與實踐 2017-07-26 | 徐婉禎 (Woan-Jen Hsu) 瀏覽人數:983 現正適逢「第57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開展期間,現當代各種類型的「雙年展」或「三年展」已然成為美術界的例行活動,以今年為例,較為知名的展覽就有: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件展(三年舉辦一次)、惠特尼雙年...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