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你看得見命運嗎? 看不見的地方其實我們都一樣 2020-08-28 | 林艾 瀏覽人數:286 文/林艾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 目不可視,最是清明 2020-08-26 | 孟嘉美 瀏覽人數:317 文/孟嘉美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 我們與盲人的陌生和距離 2020-08-26 | 林怡均 瀏覽人數:314 文/林怡均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遮蔽雙眼,是失明,還是慾望? 2020-08-26 | 吳唯禎 瀏覽人數:358 文/吳唯禎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窺見生命的缺失與完整 2020-08-21 | 廖今鈺 瀏覽人數:365 文/廖今鈺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看得見的電影、看不見的生活 2020-08-20 | 林芝羽 瀏覽人數:412 文/林芝羽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推拿》 盲人眼中的健全生活 2020-08-19 | 冠瑄 瀏覽人數:358 文/冠瑄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意義?或者如何刺激我們重...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一場用電影與主流價值抗衡的實驗——《推拿》 2020-08-19 | 郭伶妤 瀏覽人數:376 文/郭伶妤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重創全球影視產業。在這一個新片拍不了而祭出「經典重映」,且進戲院觀影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的時代,電影這一項觀看的藝術到...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理想狂飆】自主選擇的是社運,別無選擇的是生活——《狂飆一夢》 2020-03-02 | 郭伶妤 瀏覽人數:820 文/郭伶妤 「歡喜就好啊!」 (電影於3月6日正式上映) 導演廖建華在映後訪談中提到,自己拍攝紀錄片的契機始於新聞專題。而關於紀錄片,筆者也常將它與新聞相提並論。說新聞就是短...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一生企求】同時作為戲劇、法庭、論壇的自由——《非常上訴》 2019-11-25 | 郭伶妤 瀏覽人數:995 文/郭伶妤 甫過的這個週末對港臺地區是大日子。11月23日在臺灣,舉行了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中國許多重量級影人因政治因素缺席的這一屆,臺灣和其他華語電影人仍交出亮麗且擁有多元議題關懷的成績...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黑暗鬥士】當政治與《小丑》勾結 創造一個反派英雄有多簡單? 2019-10-31 | 林艾 瀏覽人數:528 文/林艾 自電影《小丑》上映以來,許多香港抗爭者蒙上小丑形象的照片大肆流傳,部分評論也將《小丑》中的暴亂延伸到現實中的香港情境討論和比擬,但小丑究竟代表了什麼?又為何,香港示威者們成為了「小丑」...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愛欲信念】人性底層的宗教畫──電影《神父》觀後感 2019-08-18 | 顜多馬 瀏覽人數:869 文/顜多馬 編按:宗教因人而生,卻被用作為箝制人的工具;回歸本質,究竟在人性氾濫的世界中,什麼是神?《神父》是1994年在加拿大首映的電影,曾獲得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長片獎的肯定。十多年歷...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極惡之義】台灣私刑正義處決社會--從韓國電影《極惡對決》看台灣崇尚私刑風潮 2019-06-30 | 張小博 瀏覽人數:1040 文/張小博 台中市一名一歲女童日前傳出遭保母虐待,23號晚間,有網友號召到到包圍保母住處討公道,直到半夜現場聚集近300人,警方獲報到場制止但雙方仍爆發多起衝突,直至凌晨人群才散去。 台灣...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貧窮的模樣--《小公女》觀後感(六) 2019-05-21 | 孟嘉美 瀏覽人數:796 文/孟嘉美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公主,在妳微小的棲息--《小公女》觀後感(五) 2019-05-20 | 廖今鈺 瀏覽人數:768 文/廖今鈺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人生的標準答案 --《小公女》觀後感(四) 2019-05-19 | 吳奕靜 瀏覽人數:579 文/吳奕靜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也能自由的微笑著。--《小公女》觀後感(三) 2019-05-18 | 林艾 瀏覽人數:539 文/林艾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從...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喪失所愛,何來生活?--《小公女》觀後感(二) 2019-05-17 | 吳唯禎 瀏覽人數:682 文/吳唯禎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不能放棄的,那叫靈魂--《小公女》觀後感(一) 2019-05-16 | 吳岷諠 瀏覽人數:636 文/吳岷諠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小公女》總評代序:「窮」「困」與「自由」之釋 2019-05-15 | 陳秉楠 瀏覽人數:801 文/陳秉楠 編按:本次選定的電影片名《소공녀》(英文名 Microhabitat)中譯有兩種《小公女》《小公主》。是2018年在韓國的得獎大片,佳評如潮。電影作者想呈現的是多元性的思考,就看你是...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母親特輯】母親節老談愛,這次談談恨吧——《聽媽媽的話》 2019-05-12 | 郭伶妤 瀏覽人數:766 文/郭伶妤 「難道現在的小孩這樣跟媽媽說話的嗎?」 「那難道別的媽媽會像你這樣教小孩嗎?」 時近母親節,便想看看和母親相關的電影。走到圖書館影視資料陳架前,看到《桃姐》、《與神同行》...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婚姻平權】我們都能夠成為沒有燃燒殆盡的種子嗎?--⟪牧者⟫紀錄片 2019-05-09 | 林艾 瀏覽人數:577 文/林艾 編按:台灣需要牧者嗎?牧者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因為對同志基督徒的關愛和奉獻而受苦受難,那這樣的牧者,是更接近上帝或是已遠離上帝?於是,我們又會被提出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同志基督徒遭遇的...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電影語言】Alfonso提醒我們: 敘事和技法從不是可以脫鉤的,生和死亦然 2019-05-08 | 郭伶妤 瀏覽人數:599 文/郭伶妤 「我不能說,我已經死了。」 過去在寫影評時,我最關注也最愛談的是劇情的推進和場面調度,或許因為這兩項是新手影評人比較能解讀的指標。看你對故事節奏的掌握,就知道你是否認真在感受這...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台影新氣象】複雜政治生態中,臺影生下的珍禽異獸——《幻術》 2019-05-04 | 郭伶妤 瀏覽人數:830 文/郭伶妤 「要幹,那就來幹吧。」 (觀影日期是4月24日,但該片正式上映日為5月3日,為避免不當曝光劇情,故將觀影隔日即完成的評論隔擱置了約兩週。 在此感謝臺師大人文電影節團隊提供不限...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公民議題】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2019-05-01 | 林艾 瀏覽人數:648 文/林艾 編按:「廢死」是個吵不清楚的議題。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中,也照樣是個無頭公案。該劇劇中的一句台詞說:「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讓這議題又挑起了不得不選邊站的亢奮感!本文作者屬於...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紀錄片風潮】我們幹嘛進戲院看一個看新聞就知道的故事? 2019-04-14 | 郭伶妤 瀏覽人數:3237 文/郭伶妤 編按:得獎記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有兩個關鍵詞:「青春」與「台灣」。因為「青春」,所以有權利犯錯?因為是在「台灣」,所以那一場沛之莫然能禦的社會運動就必然會陷入「統獨」的紛擾...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魯蛇群像--《百元之戀》觀後感(六) 2019-04-08 | 孟嘉美 瀏覽人數:1038 文/孟嘉美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百元逆襲!頹廢女子的重生--《百元之戀》觀後感(五) 2019-04-07 | 廖今鈺 瀏覽人數:683 文/廖今鈺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痛過才知道活著的人生--《百元之戀》觀後感(四) 2019-04-06 | 吳岷諠 瀏覽人數:716 文/吳岷諠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因為痛過,所以才感覺活著!--《百元之戀》觀後感(三) 2019-04-05 | 彭宣惟 瀏覽人數:756 文/彭宣惟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不談價格或價值,單論有多少抵抗的決心--《百元之戀》觀後感(二) 2019-04-04 | 郭伶妤 瀏覽人數:781 文/郭伶妤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百元的戀情,還需要加上八元的消費稅阿。--《百元之戀》觀後感(一) 2019-04-03 | 林艾 瀏覽人數:744 文/林艾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 閱讀更多 +
映畫細讀 【觀影書寫】《百元之戀》總評序:魯蛇反思 2019-04-03 | 呂昱 瀏覽人數:804 文/呂昱 編者按:《百元之戀》(百円の恋),是2014年的舊片。該影片係由日本導演武正晴執導,安藤櫻主演。安藤櫻以「一子」一角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獎、藍絲帶獎和高崎電影節等最佳女主角... 閱讀更多 +